查看原文
其他

期刊精粹 | 日常的输入【2019.6期优先看 · 主题】

龙元 国际城市规划 2022-04-25

考虑到手机端阅读的特点,我们特地邀请作者撰写了文章精华版,与全文一起推出,方便读者在较短时间内了解文章内容。对该主题感兴趣的读者,可进一步阅读全文。在此感谢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撰写精华版的作者,你们的努力让学术论文的阅读体验变得更好。


—精华版——


城市是由日常与非日常两个世界构成的,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资本与权力欲望下的大规模现代城市开发和再开发,与力图摆脱刻板和平凡日常的普遍社会心理及欲望一拍即合,上演了一部非日常世界的、急剧扩张的时代大剧。但是离开剧院,我们还得直面另一个现实:到处都是库哈斯所说的“普通城市”(generic city)——同质、封闭、孤立的高楼和异化而虚幻的空间,每个人都在成为自己城市的观光客和购物者,市民被从日常生活中连根拔起,在地的历史性和场所感消失,日常空间的经验被忽视,社会紧张与分离加剧。
 
现实促人反思:为何非日常世界让人分离?什么是日常?日常生活对城市到底具有何种价值和意义?
 
海德格尔、列斐伏尔等哲学先知们早早开启了对人存在意义的扣问和对日常生活的观照。日常虽然平凡、琐碎、单调、重复,却被视为现代文化和社会的关键舞台,有潜力成为创造性抵抗和能量释放的场地。日常生活是人的存在方式、认知、个性及意义的安放之处,人的日常聚集赋予城市空间以秩序和连续性的基础。对普通人而言,比非日常空间所带来的短暂刺激和快乐更重要的,是日常空间持久的包围和温情。所以现代主义的英雄般“建筑”中反而难觅日常生活踪迹,普通的“房子”里恰恰时刻上演着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即便是非日常空间也开始出现借用日常生活场景去取悦大众的新苗头。由此可见,空间的本质存在于日常之中,回归日常就是回归本质。
 
不幸的是,专业精英们可能已经基本丧失了发现日常、解读日常、欣赏日常的能力。我们不仅要仰望星空,还要关注市井生活。
 
现代人对日常生活的经验是辩证的,人类需求中永远存在着两重性:人们努力逃离日常又时刻期盼着回归日常,在寻找他乡乌托邦的同时忍受着乡愁之痛。其实,日常和非日常之间并不存在一条清晰的边界,两者间存在相互运动和动态融合。现代的非日常是过去的日常,自己的日常成为他者的非日常(图1);在这两种不同的时空中穿梭往返并保持平衡,也许是现代人的存在方式和基本需求。在当下这个非日常趋于饱和的时代,城市需要反思日常的价值,需要日常的输入。纽约高线城市公园和首尔清溪川再生改造都是拆除机械的工业化地标,将空间还原为市民日常生活场所的经典。而上海、成都、广州等城市自下而上的社区营造、居民参与多方合作的微改造等,则可以视为在中国特定社会背景下回归日常的宝贵探索。
 

图1  委内瑞拉平民窟——作为富人非日常的度假符号“阳光浴”是贫民窟穷人的日常享受

图片来源:BRILLEMBOURG Alfredo, FEIREISS Kristin, KLUMPNER Hubert. Informal city[M]. London: Prestel Publishing, 2005: 34.


城市设计是日常性的计划而不是摆脱日常的惊奇喜剧,日常固然平凡,却埋藏着复杂性和丰富性,包含着惊人的美丽和愉悦。所谓非日常,往往也是日常的集合与延伸。本文提倡建立一个共识:通过切入日常的细微处并把握其背后的社会结构,在日常中创造非日常,在非日常中体验日常,在日常与非日常的共享和连接中,追求空间与空间、空间与身体连接的欢乐,获得丰富的城市体验,实现空间的社会性、公共性和地域性。


—全文——


【摘要】城市中存在着日常与非日常两个相辅相成的世界,非日常领域的扩张导致日常的压缩,生存的场所和家园毁坏,城市趋于同质、封闭和孤立。日常世界原本是丰富的、复杂的,更接近存在的本质,日常和非日常之间也不存在清晰的边界。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条件下,有必要通过日常的输入和日常的设计,构筑共享和连接,重塑城市空间的社会性和公共性。


在平静如水的日常生活里,的确一直都有海市蜃楼、粼光涟漪。

——列斐伏尔


现代主义的理性规划与设计带来全球性城市空间景观的趋同:从不知身处何地的空港出发,历经快速干道、摩天楼、连锁豪华酒店、购物中心,抵达市中心似曾相识的街道,甚至广告牌、路灯、座椅及景观栽植、室内的家居用品等等,上海、吉隆坡、迪拜很像,东京和巴黎也在接近。究其原因,现代性视野下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批量化生产与大众消费的流行,导致生活领域标准化和城市空间均质化。地理和文化的差异模糊,地域特色弱化,自发性秩序消失。库哈斯的“普通城市”(generic city)概念就是讽刺以亚洲为代表并波及全球的当代城市样板,即官商联手、巨资打造的鲜亮高楼、美妙中庭、高尔夫球场等具有热带风格的、人造虚构的中性空间。它们不具备任何个性、历史性、中心感和场所感,却可以方便地克隆复制。这种城市的最大魅力在于它的反日常,每个人都是观光客或购物者。显然,“千城一面”并不只是中国城市的困境,也不是一个单纯的美学风格话题,而是地域性和文化身份认同的全球化城市危机。


所幸尚存一线希望。一旦透过笼罩千城的这张现代化的城市“面”而深入到“里”,置身于那些等待改造的传统街巷、自建聚落和老旧社区中,还可以不同程度地嗅到庶民市井生活气息,体验城市风土和气质的差异,获得一种穿越非日常后久违的日常感受,温暖而亲切。显然,空间趋同的背后可能潜藏着不同的存在,空间迥异的外表却可能包裹着一样的生活。


1  日常与非日常


城市中存在着日常与非日常两个世界。以行政意志与资本导入结合而成的现代系统,以理性规划及管控制度为政策导向,以功能分区思想为实施武器,通过大规模城市开发和清除改造的激进手段,摧毁旧城,引发城市爆发性扩张与革命性巨变,合理的、功能第一的、高效率的空间秩序成为社会普遍追求,虚构的非现实感和非日常感成为现代感和现代性的同义词。但是,各种争奇斗艳的城市奇观把市民从他的日常生活中连根拔起,壮丽的新城背后却是“日常生活日益萎缩到个人生活里……日常生活失去了一个方面:日常生活的深度,仅仅留下平凡、琐碎。公寓大楼常常被建成‘生活机器’,居住区是维持工作之余生活的一台机器。功能决定每一个对象,每一个对象都减至一个标志:新城指定一件事和禁止另一件事……人们与群体隔离开,人们相互之间也隔离开,每个人都住在他那个盒子里”。半个世纪前法国社会哲学家列斐伏尔的警告依然震聋发聩,真实的、有生机的日常生活被抛弃、被压缩,生活空间的特殊性和差异性被统一,集体的记忆消失,民间的自发实践与个体化的城市经验断裂,社会分层与隔离加剧。


德国思想家和社会理论家哈贝马斯用“系统”(system)和“生活世界”(life world)两个概念解析现代社会整体,前者以权力和货币为中介,后者则基于日常语言交往组织起来;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前者应该为后者服务。但是,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两者严重分离,日常空间逐渐被生产和消费系统所收编,日常生活成为资本榨取的对象,这种目的和手段的颠倒引发生活世界的萎缩和荒芜,生活世界被殖民化。瑞典时间地理学派学者贡纳尔·托恩维斯特(Gunnar Törnqvist)则用“广场”(agora)这一空间概念置换“生活世界”,直接提出“系统”和“广场”两个概念:前者是提供生产、社会及文化的服务和消费的理性“系统”;后者指面对面的交流、真实的体验、日常参与的生活“广场”。在理性“系统”的全球化大潮下,生活“广场”努力坚守着场所特定的价值。但不可避免的是,广场逐渐被系统所包围,退缩为孤立的、封闭的、片断式的岛,并且,岛还在不断地被系统化。城市人成为漂流在岛屿之间的无家可归的现代游牧民。


系统和生活世界的隐喻意味深长,一定程度上这也是当代城市中日常与非日常的真实关系的写照。日常正在被异化,被非日常化,结局是日常与非日常的平衡丧失,规划与经验的裂痕扩大,“空间的表象”与“表象的空间”的乖离加重,满足生活需求的规划初衷轻易反转为规制生活自由的枷锁和禁令。


2  日常与本质


在建筑学入口处常常立着“建筑不是房子”的提示牌,因为房子是低俗平庸的下里巴人,需要小心逃避和远离;而建筑则是美丽高雅的阳春白雪,需要虔诚仰望和热情追求。的确,在用技术理性去改造社会的现代主义者眼中,日常生活因为其琐碎、平凡、单调、重复,被认为与社会和空间的本质无缘。日常被视为落后的传统,创造必须始于对日常的排除和超越。为此,他们坚信绝对的理性计划,运用机械、抽象的几何语言,生产出标准化、功能化的抽象空间和纪念碑般的城市地标,终于实现了超越现实的非日常之梦。但是,半个世纪的实践无情地证明,这种基于工业化生产逻辑和市场原理的新空间枯燥乏味、冷漠荒凉,跌入自我目的化的封闭陷阱,缺乏生活的真实感和自发性趣味,缺乏社会的弹性和适应性。换句话说,当日常生活被切成碎片时,空间生命力随即衰竭。雅各布斯的声音还在耳边萦回:按照现代主义规划理论,“不该衰败的地区在走向衰败,该衰败的地区却拒绝衰败”。诡异再次出现:现代主义的英雄“建筑”中难觅日常生活踪迹,普通的“房子”里却时刻上演着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


深刻的反思仍然来自建筑学之外。现代哲学转向人的存在意义,建构了日常生活的合法化理论体系,确立了日常生活的地位。在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眼里,日常生活就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认知的基础。他提出在大地上、在日常生活中“诗意栖居”的哲学命题。列斐伏尔是现代哲学思想界构筑日常生活与空间理论的先行者,早在二次大战后就启动了关于日常生活批判和城市问题的理论考察,强调日常生活在空间性的创造上起着重要作用,它既是我们认知的基础,也是社会秩序和连续性的来源。与同时代的米歇尔·德塞图等先行者一样,日常被视为现代文化和社会的关键舞台,具有成为一个创造性抵抗和释放能量的场地的潜力。列斐伏尔通过对资本主义均质空间的批判,反思打破空间均质化过程的差异化实践,力图重塑日常生活的价值。他的空间论探求对抗空间均质化过程的差异化空间的生产,强调日常生活是在空间中展开,而空间与人的身体活动和事件密切连接。他直接涉及空间与使用这一永恒话题,指出使用者的空间是生活的空间,不是表现、想象或计划的。与专家的抽象空间相比,生活的空间是一种具体的空间,也就是说是一种主观空间。


人的生存必须依赖于身体对某种特定的场所而不是均质空间的占领,人无法活在抽象空间里而只能存在于日常的空间中。正是日常的空间——由众多默默无闻的普通房子和空间组成,植根地域风土,历经生活时间的累积——孕育出了城市特色、市民文化价值、习俗和记忆。世界上最优美的那些历史名城、传统街区、古镇名村基本上都是自然形成的,其基本物质构成要素就是普通的民居民宅,以及相互之间有机、丰富的连接,构成连续、渐近的变化和进化,最终培育出一种亚历山大倡导的“无名的品质”,成为超越时间的存在。对普通人而言,比非日常空间所带来的短暂快乐更重要的是日常空间持久的温暖和关怀,即便是非日常空间也开始巧妙地借用日常生活来取悦大众。在此意义上,空间的本质存在于日常之中,回归日常就是回归本质。


“建筑是成立于日常性中的艺术,为社会共同性和历史连续性所支撑的日常性本质上是平凡的东西……同一物体,因每次审视时的新发现、新改变而表现出差异;而珍奇的、崭新的形式因同样的理由很快被厌倦,经常一见便结束了”。日常的再发现、日常的差异恰好说明日常其实不是普通而单调的存在,日常中深藏着不平凡的深刻性和丰富性,有惊人的美丽,更有迷人的愉悦和欢乐。


问题在于现代社会中人们(特别是规划师、建筑师)已经丧失了发现日常、解读日常、欣赏日常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做的不过是睁开我们的眼睛,离开形而上学的黑暗世界,离开虚构的‘内心世界’的深度,这样,我们就会立即发现日常生活的最平凡事实里所包含的人类财富”。规划师、建筑师不仅要仰望星空,还要关注市井生活。


3  日常的相对性


现代人对日常生活的经验是辩证的。因日常的单调、平凡、琐碎,充斥着重负、辛劳和压抑,人们努力逃离日常;一旦身处非日常的环境中,却又不时燃起日常的乡愁。与空间对应,时间也可分为日常的时间和非日常的时间,前者指维持基本生活和工作的时间,常常是平淡乏味的,例如每日的通勤、固定的劳作和家庭每天的柴米油盐;后者指余暇、娱乐游戏、观光旅游以及文化宗教等精神生活的时间,它赋予人们以打破单调、赋能活化的体验,有助于市民的精神恢复和日常生活的延续。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让人们的非日常时间不断增加,非日常空间同步扩大,引发以大型风景区、主题公园、游乐场、博物馆和艺术中心等为代表的非日常性空间的建设高潮。


其实日常与非日常只是研究假设的两个相对的端点,而不是两大固定类别,两者时常难舍难分,边界模糊。现实的时空间多处在两点之间连续、广泛的中间领域中,且动态摆动。例如:日本的茶道不是一般的生理需要和休息行为,而是一种对日常生活中美的崇拜的礼仪,处在从日常抵达非日常的连接点上,既日常又非日常。同样处在两个世界交点上的还有中国南方乡村聚落的宗祠家庙,这一传统上非日常的精神空间,今天也包容了居民日常的娱乐休息活动。另一方面,所有被设计出来的城市空间,起初都抱着非日常的理想,但非日常的爆发力和冲击力逐渐为时间和日常所溶解,最终呈现出日常的生命流逝。如此,抽象的空间也就通过内化和地域化的过程而变成具体的空间——日常生活的场所。连续稳定的日常构成生活的基础,大部分人的大部分时间都消磨在日常之中。


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多元化导致日常和非日常的差异在逐渐缩小,传统的日常与今天的日常不同,他人的日常与自己的日常迥异。自我的非日常经常是他人的日常,反之亦然。例如游览风景名胜地对观光客而言是一种非日常体验,但对当地居民而言则不过是日常环境和日常活动而已。观光客奔波于观光地景点之间时经常可以遇到度假休闲的游客,他们躺在庭院的椅子上休息,似乎并没有被明媚风光所动。为何千里迢迢赶到另一个地方发呆、读书、听音乐、嗮太阳?这不可思议的现象背后其实是对“旅游”的不同理解:对观光客而言,旅游就是在非日常环境中获得非日常的生活体验;对度假休闲客而言,旅游就是在非日常环境中寻找日常生活,在日常与非日常的连接中找到了新体验。近年来,两者兼顾型的郊外观光、日常观光等新的旅游形式也正在兴起。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现代社会中,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人们持续地往返于日常和非日常两种不同的时空中,这种双向运动也许就是现代人的存在方式和现代人的基本需求。


4  共享与连接


城市被功能主义肢解为碎片和零件,但零件的简单叠加无法重组城市恢复生命力。而日常的活动是未分化的,它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这是日常对城市的价值所在。面对城市碎片,基于日常活动的连接与共享是重建城市整体性、恢复有机的生命力的有效策略。


“日常生活是所有活动交汇的地方。日常生活是所有活动在那里衔接起来,日常生活是所有活动的共同基础”。日常都市主义的倡导者克劳福德教授也指出:“日常的城市空间是一种编织日常生活的连接组织”。对生命体而言,连接组织的作用显然远大于被连接的功能器官,缺乏连接组织,器官便失去存在意义,连接确保了城市生命的整体性。在此意义上,城市的日常空间是城市空间的基础,也是非日常空间的基础。


亚历山大提出的半网络结构的模型,揭示出规划建造的人工城市与历史形成的自然城市的本质差异是构成要素是否具有重叠性,多种行为并存,彼此刺激,相互连锁,构成一个巨大的相互连接的网络,这些都是城市活力的来源。日常的世界是半网络的存在。亚历山大的结构模型不仅针对城市的空间结构,也是看待事物之关联、理解日常与非日常关系的基础。例如传统街道一般都是生活空间、交易空间、交通空间三位一体的复合,现代规划原理是将前两者删除,街道变车道,成为连接各个功能点之间需要克服的交通空间,于是街道生活消失。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露天小食摊常常成为捍卫街道生活、恢复城市多样性和营造良好城市空间的先驱者和连接者。摊贩的“战术”(tactics)是用时间换空间,抓住机会和快速变化,聪明地表达了弱者对强者的反抗。如广场中的摊贩、停车位上的绿地,如站台上的酒吧、废墟上的舞蹈等,共同之处都是一种日常与非日常的连接与共享,构成对现代主义僵硬系统的挑战。


在城市成长期,大规模增量建设需要标准答案以保证效率的推进,但标准答案生产出均质化的空间,其中难以有期待的活动发生;在城市成熟期,对应地域社区特定的需求,非标准答案反而成为新的“标准”,经由差异化路径获得多样性城市经验,既是城市活化的手段,也是目标。在当下这个非日常饱和的时代,回归日常,重新认识日常的价值,正在成为普遍的共识。而自下而上的社区营造,开放的参与式设计过程,多主体互动,微改造等等,则是回归日常路径的宝贵探索。


5  日常的输入


空间是生活的容器,必须包容和扩展人的自由生活的需求。所谓现代主义的“功能”是将空间缩减至可操作性状态的发明,与实际生活相去甚远。因此,空间功能的满足其实是一个空间日常化和个人化的过程,经由日常的输入,人与环境之间、人与人之间建立密集的关联,抽象的空间最终转化为具体的生活场所。在这一日常化的过程中,空间与用户和生活同时成长、变化和发展。如果说日常的输入是融入日常的条件,空间的日常化则是空间社会化的条件。


纽约高线城市公园和首尔清溪川再生改造,是21世纪初获得巨大成功而被津津乐道的两个经典案例,其共通之处是拆除了机械的工业化地标,将空间还原为市民共享的日常生活场所。


日本横滨体育场处于城市中心的横滨公园内,是一座能容纳2.9万人的棒球专用比赛场馆,也是横滨职业棒球队的基地和主场。自1970年代建成以来,广受球迷喜爱,但并不是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场所。在休闲娱乐方式和信息传媒手段多样化的时代,观众量的减少已成为一个长期困扰业主的难题。所以为了吸引球迷外的普通观众,场馆运营方提出新一轮改造设想,打算增加一些针对亲朋好友共同观战、聚会交流的包厢及其他内装。针对于此,新锐建筑事务所Ondesign 作出了更具挑战性的回应——彻底打开运动场,消除其边界,使之融入周边的公园,通过日常的输入,让棒球在日常中溶解,将巨大的非日常的运动设施转化为多种生活方式的汇集点、热闹繁华的娱乐空间、普通市民也能感到欢乐的日常活动公园(community ballpark)。于是,职业选手专业训练的风景成为日常散步的所见所闻,运动场周边的白领也可以在工作之余来此一试身手。如此,运动主题与公共空间建设相连接,并延伸到了新的健康产业的拓展以及场馆周边街区的社区营造,这种日常与非日常的共享与连接带来了新的体验和新的价值。


被称为“病院中的街道,街道中的病院”的日本鸟取县南部町国民健康保险西伯医院,病房中央内廊被装饰成一条具有地域往昔风情和乡愁感的“街道”,对因疾病导致居住环境剧变(住院治疗)的人而言,最渴望的就是回到日常。日常能极大地缓解病人精神压力,促进生活行为的恢复和生活信心的建立,而唤起从前生活环境记忆有助于病人回归日常。此时日常的输入已经具有超越空间美学的价值,成为一个道德和正义的选择。


6  日常的城市设计


生活世界是日常经验和非日常经验共同作用的世界,生活需要日常也需要非日常。日常看似平凡,其实具有超越非日常的丰富性和复杂性。非日常的存在无论多么个性张扬、鲜明夺目,也无法避免时间的洗刷,在平凡的无意识中逐渐后退到背景里,最终变成日常的景观。无论城市系统如何复杂而巨大,如何超越个人的感觉和体验的尺度,都可视为城市日常的集合与延伸。某种程度而言,非日常并不是日常的对立物,而是日常的延伸,日常的附属。


城市空间的设计本质上都是日常性的计划,而非摆脱日常的惊奇演剧。为此,需要常识,需要将城市居民和他们的日常经验置于专业价值的核心,需要切入日常的细微处并把握其背后的社会结构。本质上看,设计的目标是在共享和连接中重建断片社会的关联性,在日常中制造非日常,在非日常中体验日常,在日常与非日常经验的互动和交错中,追求空间与空间、空间与身体连接的欢乐,获得丰富的城市体验,实现空间的社会性、公共性和地域性。


作者:龙元,华侨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archly2000@163.com


延伸阅读

日常都市主义的现状
专辑预热 | 日常都市主义是什么?
去长沙策“日常”【国际城市规划汇智沙龙第3期 · 通知No.1】

编辑:秦奕

排版:徐嘟嘟



本文为本订阅号原创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将自动受到“原创”保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